一名隐士的前半生_第一百一十章 女人易入戏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一百一十章 女人易入戏 (第3/4页)

“阿姨,还看不看?”

    “下次再看,车上晃,这东西看久了,眼睛花。”

    “你眼睛花什么花,我看你把一整出戏都看完了”我说到。

    “好看嘛,庄娃子,你不晓得,我还没看过整本的《白蛇传》呢,我当姑娘的时候,县川剧团来我们公社演出,也是这出戏,只演了几节呢,没过到瘾,今天算是看全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四川人都爱看川剧吗?”妍子说到:“反正我也不懂什么戏剧,只知道川剧有变脸,这倒是很神奇的。”

    “川剧是非常有特点的一种地方戏。”我解释到:“除了唱腔多使用高腔假声外,后面还有合唱的,我们叫做吼保,这是其它戏剧很少有的。当然最主要的特点我觉得有两个:一是绝活多,二是幽默感。”

    “解释一下,哥,我也长点知识,阿姨在这里,你不可能忽悠我吧?”

    “哪能呢,我说错了,我妈这个老戏迷会纠正的。”我继续说到:“先说第一个,绝活多,我所知道的,除了跟京剧一样有打斗翻跟头等,还有栽碑倒碑、吐火变脸、滚灯功、矮子功等等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?那是与表演习惯有关。过去,四川的大户人家,红白喜事请人唱戏,一般同时请两个戏班,对面搭台唱,有打擂台的意思,这叫唱对台戏,哪边有绝活,哪边就有赏钱,所以,没有几招绝活,是挣不了钱的。”

    “原来,唱对台戏是这个意思。”妍子若有所悟。

    “关于幽默感,这与四川人的性格有关。四川人喜欢解构,往往收到出其不意的幽默效果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解构,听不懂,哥,说人话!”

    “举例说明。四川人喜欢把传统的大人物写小,把小人物写大。比如《穆桂英挂帅》,首先出来一个人,手拿两把铁锤,威风凛凛,他的念白也凶猛:头戴狮子帽嘴喳喳,身穿战袍绣花花,胯骑一匹狮子马,手口拿着铁疙瘩。一个亮相,你以为男一号出来了,结果他后面一句台词才暴露出他的身份:大将,穆瓜!大家这才明白,这个气吞山河的家伙,只不过是穆桂英的一个马夫偏将。”

    听到我模仿川剧的念白,妍子大笑起来:“这不是冒充老大嘛,还有没有?再说些?”

    “还有一种,是把大人物写小。比如,你听说过程咬金和尉迟恭吗?唐代大将?”

    “程咬金我知道,原来我奶奶爱说:打不死的程咬金,那个尉迟恭是谁?”妍子问到。

    “门神,过年贴在门上守护家的,拿钢鞭那个”我还没说,我妈倒先说了。

    “看样子真是大人物呢,都成神了。”妍子说到。

    “历史上也真有这两个人,也真的是大将军,程咬金还在瓦岗寨当过几天土皇帝,有一出戏就是描写他当土皇帝时,他与尉迟恭打仗的场面。”

    “那你说说,川戏怎么演的?”妍子问到。

    “那个程咬金当时在山上当皇帝,一出来架势很大,他是这样自报家门的:独坐山中闷幽幽,两眼盯到帽儿头。”我正要往下说,妍子突然问到:“什么叫帽儿头?是帽子上头吗?”

    “哈哈,这是我们四川土话,是说白米饭,在碗里添得多,冒出一个圆形的尖尖出来,叫帽儿头”我妈笑着解释到。

    “那是个什么皇帝?怕不是个吃货吧?”妍子笑到:“后面他还怎么说?”

    “若要孤家愁眉展”我念到这里时,妍子及时接到:“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除非豆花拌酱油!”

    她们一阵哄笑,妍子几乎都捂肚子了,过了好一会儿,妍子问到:“那个门神呢,他不也要说两句?”

    “当然,尉迟恭嘛,大将军呢,肯定要说话的。他代表官府出来,肯定气势非凡、动作威猛,他念到:本人力量大如天!纸糊的灯笼能戳穿!”

    念到这里时,我已经听到她们的吃吃的笑声了。

    “开箱的豆腐能打烂,打不烂除非是”我故意停顿一下,妍子接到:“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打不烂除非是:豆腐干!”

    “哎哟,这是什么英雄哟”妍子捂住肚子,笑爬了。

    “也许四川人都是吃货,他们认为,英雄也不例外。”我总结到。

    到中午,我们到了杭州,出了高速收费站,妍子开车。往西湖方向,快接近西湖景区时,找了家特色餐馆,简单吃了饭,上的菜非常精致,看像很漂亮,我和妍子吃得很开心,我妈却有所保留,她认为,这个味道太清淡,不过瘾。

    我说到:“妈,你这是四川口味搞惯了,这里的淮扬菜,也是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