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四十八章 集齐江湖卡 (第3/4页)
,所以,我也知道一些皮毛。” 他继续说到:“所谓医家,是借助自然的力量解决人体的问题。但终究有极限,所谓药不能治的状况,也有发生。于是,古代有一个科,叫祝由科,传说黄帝的妹妹叫祝由,她认为,光凭药石金针,只能医病,医不了命。于是,她认为,在这种情况下,必须借助鬼神的力量,来治病救人。画符求神来驱赶病魔,这也传到皇宫,太医院也有祝由科,这叫医巫不分。” “你知道,道家也称黄老之学,黄帝和老子,是我们尊崇的仙师,所以医道本来就不分。许多医家也是修道都出身,至今,许多道士,也对金石研究颇深,对医药也有传承。况且,朱砂、硝石等,都是炼丹的材料,促成了火药的产生,这是算是重要的附产品。巫家,人称江湖术士,是利用鬼神的力量来达到社会的目的,驱鬼避难的有之,伤天害理的也有,但终究要受天道的规范,没有白吃的午餐。就你这个地煞符来说,画这个符的人,要让它起作用,也会伤害他自身,因为它违背了天道。” 他喝了一口茶,说到:“天道循环,害人害已,为什么这一派,总是不能绝迹!”他把茶杯重重地搁在桌上,说到:“非是大恶之人,没有大的仇恨,不能做出如此下三滥的事情来。这种害群之马,当人神共愤,人人得而诛之!” 他的形象,瞬间在我眼中高大起来。 蔡老师叹了口气:“可惜我不是他们门中人,也不太懂他们的传承和规矩,不能帮上多大的忙。况且,我道术不精,师父也仙逝多年,只好空发感慨,与鲍老板写字度日,百无一人是书生。” 鲍老板随即说到:“你虽然不懂具体法术,但可以在原则上把把关,这么些杂七杂八的门派,估计到时候一人一个主意,关键时候,你还得给我们提建议,免得把事情搞偏。” “鲍兄抬举我,我师父虽然是德高望重,但我学艺不精,谈不上把关。但基本原则我还是懂的,看来的几个人,他们走偏的可能性不大,都算是正派人士。” 听蔡老师这样说,我稍微放心一点。估计是略感放心的缘故,或者是班长在的缘故,或者是太疲倦的缘故,反正,这一晚,终于睡着了。 天明醒来,洗漱完毕,下楼吃早餐,发现人多了起来。服务员上下忙碌,采购车来了,许多人出去搬东西,看样子,聚会就快开始了。 早餐吃完后,服务员们开始搬桌子,布置大厅,我问了一下,说是为下午准备的,下午这里要开会,吃饭在另一个厅去。 看着这么多人,为了我的事忙碌,内心对鲍老板的为人崇敬起来。这本不关他的事,他揽下来,纯粹是为了友谊,为了正气。他安排这一切,得费多大精力。 上午,几个师傅一齐到山上,看所谓的风水气势,我没跟上去,因为他们总说专业术语,我听不太懂。 专业术语,本来产生于某专业的专有名词,目的是从专业的角度对某一事物的重新定义,有利于精确和联系,有利于运用和简化。但在后来的发展中,专业术语又像是一种符号,用以区别本专业与外专业的界限,抬高本专业的自我认同度。这就形成了这种术语的共同特点:本专业的人听起来越是简单的常识,外专业的人越是听不懂。有时,我觉得,这是他们为垄断本专业知道,自我抬高的手段。比如我们常听过的相声,把铺垫叫做垫包袱,把最终答案,叫做解包袱;把快速长串的台词,叫贯口;把主讲和副讲分为捧逗。等等,如果你不了解,还真闹不明白,以为是好高深的东西,其实,这就是他们行业的常识。 迎接了好几拨人来,大约总计有二十来个,加上鲍老板及我和班长,我们中午的宴会分为三桌。一桌由鲍老板陪同,大多是来自蔡老师那样的,所谓有专门修道经历的人,属于名门正派。中间一桌由倪老师陪同,主要是各地术士,说得好听是方术民间人士,说得不好听,就是端公、阴阳和巫师。最后一桌由莫老师陪,专门吃素的。这三桌分在三个包厢,互不干扰。 酒过三巡,鲍老板给我使个眼色,我明白,他带着我出去,到那两个包厢敬酒。他是地主,我是出资金人,都算是主人。 客套话当然由鲍老板讲,他懂规矩,声望也高,大家对他的尊重,看得出来:他一进门,所有人都站起来了。 吃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