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42章 朕之子房当为卿 (第1/1页)
朱元璋拿着户籍簿和账册细细查看着。 好在他之前已经知道这表格式的账簿应该怎么看,倒是没再闹出笑话。 “工钱...新建厂房...慈安堂...” 看完肥皂厂的账簿,老朱又拿起水泥厂的账簿继续翻看。 “工钱...奖金...基建核销...武研司,这武研司又是何物?” 看到这里,朱元璋心里已经明白个七七八八。 交回县衙的那部分税款,除了一部分用来给工人统一支付工钱,一大部分则是用来继续扩建厂房、扩大产能所用。 最后还有一部分资金,用来筹建慈安堂。 这个慈安堂和朝廷开办的养济院是一回事,基本上是用来收留孤寡老人、孤儿的。 但略有不同的是,凤阳赈灾的账款,也是统一从慈安堂走的,账簿上面具体写明每一笔款项、粮食的去处。 只是这武研司是什么用处,老朱有点不明白。 苏谨交上去的账簿是真账,交上去的时候,他就知道有些事情早晚瞒不住,索性答道: “启禀陛下,这武研司的主要作用,是臣招募了一大批匠户,专职改进咱们的火器所用。” 朱元璋一听就明白了,这不就是工部的匠作监吗? “县衙有六房,朝廷也有专款,你又何必单独加设一个衙门,多此一举?” 苏谨苦笑:“陛下明鉴,这武研所是极为费钱的一个部门, 研究的时候不仅需要合适的场地、器材,还会消耗大量的火药,而这些都是钱啊! 可朝廷批下来的那些款项,实在是九牛一毛。” 朱元璋点点头:“我有一事不明,朝廷有火器,你为何还要继续改进?这本不属于你的职权范围。” 苏谨不答,反而反问老朱:“陛下可知我刚来凤阳时,所情所景又是如何?” 朱元璋心知他所言必有所指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 “洪武二十二年,臣侥幸中了二甲进士,但却苦无背景,也无钱打点上官, 肥缺是不用想了,可没想到最后派了个实缺,却到了凤阳这...鬼地方。” 苏谨苦笑一声,继续说道“到了这凤阳之后,才知这当官的苦啊!” “别说是臣的那点俸禄了,整个县衙几乎连吏员的俸禄都开不出来,就连我这侄子。” 他指了指苏根生:“我这侄子跟着我来此地做了主簿,可是我却一个子都给不了他。” 苏谨摇摇头:“这些臣先不提,既然领了朝廷的俸禄,那就应该实心用事,可是这凤阳县不仅有内忧,外患也是不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