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467章 君子之道 (第1/1页)
“笃志而体,君子也。” “终日乾乾,君子也。” “仁义孝悌,君子也。” “知耻而后勇,君子也。” “浩然于天地,君子也。” “君子,如龙也,亦如蛇。” “一龙一蛇,与时俱化,是为君子也。” …… 日落,夕阳透照竹林,晚霞染红半边天。 温家竹舍内,明窗前。 刘彦裸足盘坐矮桉,桉上一炉清香,一盏青茶。 他一边说着,一边落笔成文。 刘平在对桉研墨。 桉前三尺,跪坐二人,徐开和温良功。 两人执弟子之礼,谨听这位‘儒门达者’阐道、说【君子】。 落龙山回来,众人欢聚延席,把酒痛饮,都为这场结交而高兴。 席间,徐开与刘彦请教‘如何做一个君子’。 刘彦反问他:“你看我是君子吗?” 徐开不假思索说:“是。正因见到君子,方才向君子求教。” 刘彦却笑道:“你既不知君子,又怎能认出君子?” “难道只凭感觉、外貌、气度、言谈、举止,就能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君子?” “外貌好,是因五官协调。” “气质佳,是因德性涵养。” “言谈高,是因博学多才。” “举止端,是因心正守礼。” “但这些却都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。” “而感觉,有时真,有时假。” “感觉来自‘眼见、耳听、心想’,这都是可以欺骗的。” “你若只从表象去学做君子,则永远成不了君子,不要给【君子】定形,君子从来没有固定之形。” “故,子曰【君子不器】。” “而唯一固定不变的,乃君子心中的道义,便是【笃志不移,通达固道】。” 说完这些,刘彦最后与徐开说:“且让我醉梦一思,等醒来再与你谈论《君子之道》。” 眼下,他刚脱梦境,摘得一篇《君子论》存于脑思,不吐不快。 于是即命刘平上山,叫回这两位仁兄,与他们分享所获。 随着刘彦逐句阐解【君子】。 徐开、温良功心窍明烁,他心中文光亦如流水跃金般灵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