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三十九章 北方小城 (第2/3页)
,让失地农户有养家糊口的收入,再就是向外扩张,让失去农民到外面去发展,缓解国内激化的矛盾,这后两点我认为可行,而且我也正准备这样做,先生也看见了,这一路上茫茫无际的草原,地广人稀,土地肥沃,还有北方无边无际的原野和森林,不正是上苍赐给我们汉民族的生存之地吗?” 王昌龄愣住了,半晌他才有些结结巴巴地问道:“使君不是说只建军镇,不取粟特人之地吗?” 李庆安笑了笑道:“现在暂时是这样,我说的是以后,大唐若想在葱岭以西长治久安下去,只有殖民一条路,让汉民族成为葱岭以西的主体,这才是治本之道。” 王昌龄低头沉思了片刻,又道:“可是朝廷会答应吗?” “或许会,或许不会,关键是要看我们怎么去争取。” 说的这,李庆安想到一事,便笑着问他道:“这次我们夺取碎叶,朝廷赏钱五十万贯,但要我们自己铸造,他们倒是很会盘算,我想问问你,我们能铸五十万贯钱吗?” “这.....” 王昌龄有些面露难色,道:“我们一年最多能铸十万贯钱,就算多开炉子也没有用,主要是铜料不足。” 李庆安点了点头,这在他的意料之中,他听说这是杨国忠出的主意,朝廷财力不足,便只给额度,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,李隆基也糊里糊涂同意了,不过这样也好,他便有借口自己铸钱了。 他从怀中摸出一枚大食迪纳姆银币给王昌龄笑道:“你看看这个。” 王昌龄接过银币看了看,银币不像唐钱那样有孔,它是完整的圆形钱币,前面是个人像,而背后是一座宫殿,中间有一根竖条,其实这根竖条就是阿拉伯数字的‘1’,王昌龄尚不认识。 “这就是大食钱币吗?” “正是!” 李庆安点了点头道:“你看见没有,大食人的钱币是用银铸,一个迪拉姆就相当于我们的一百文钱,十个迪拉姆就是一贯钱,听说他们还有金币,一个金币相当于十个迪拉姆,携带方便,价值又高,这可比我们大唐的铜钱实用。” 王昌龄忽然明白过来了,“使君的意思是让我铸金银钱?” “正是!” “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多金银铸币,再者,就算我们铸了金银钱,大唐国内也不能流通,铸造它又有何用?” “金银的来源你不用担心,你只管铸钱,我在北庭城的地下室里有一批黄金,你可以先把它铸成金钱,我会给你钱模子,我要用于赏赐士兵,至于流通,那是将来的事情,我们一步一步来。” 王昌龄听得一头雾水,不明白李庆安的用意,只得默默地点了点头。 .......次曰一早,他们继续启程,又走了数十里,眼看临近中午,这时一名士兵指着远方大喊道:“快看,怛罗斯城到了。” 众人精神一振,向远方望去,只见远方出现了皑皑山影,一座小城便矗立在山影之脚,众人顿时一片欢呼,纷纷纵马向远方的小城奔去。 还没到怛罗斯城,镇守使白孝节闻讯迎了出来,老远便在马上抱拳施礼道:“末将未成远迎,望大将军恕罪!” 李庆安微微点头道:“你不迎接我,我倒不治你罪,你若疏于防守,用兵懈怠,那时我才会严惩你,你明白吗?” “末将明白,末将一时一刻都不敢懈怠,还在五十里外修建了三座烽火台。” “好!让我看看你的防御。” 李庆安催马向城池而去,怛罗斯城是一座小城,周长不过五里,仅能容兵一千,里面有三百余户人家,是石国北方的肯特族人,这是突厥人的一个小分支,以放牧为生,但怛罗斯城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使得不少肯特人都弃牧为商,部分人北去阿蒂尔城行商,部分人则从事物资中转和酒肆、旅店等服务业,大食人占据怛罗斯城时倒并没有断绝商路,而是对往来商人课以重税,而唐军取代大食人后,则执行李庆安的命令,来往商人一律免税,这是因为他在北庭或者安西已经交过税了。 唐军的免税政策立竿见影,嗅觉灵敏的商人们纷纷改道怛罗斯,前往利润更加丰厚的拜占庭,而不再走大食重复受一次课税。 李庆安刚到城门口,便看见一支骆驼商队进了城,城门口又唐军把守,虽然不再课税,但检查却十分严格,每个商人的身份和随身物品都要搜查,主要是防止大食歼细混入城中。 “你认为你们这样的盘查有效吗?”李庆安马鞭一指商队问道。 “如果真是大食歼细,他们一样能轻易扮装成商人。” 白孝节有些面露难色道:“确实有点不便,这几天来往商人明显增多,我也正为此事烦恼。” “这很简单,特殊时期特殊处理,现在唐和大食开战在即,大食人随时会来偷袭怛罗斯城,城内不准有任何住户,命城内的商铺都搬出来经营,可给他们搭帐篷,给他们解释清楚,现在是关键时刻,请他